论文写作过程中研读文献的基本步骤
文献研读,从本质上来说,是一个“行货”,就好比面对一个同行的产品,拆解开来学习、模仿并且尝试超越。具体来说,研读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。
第一,锁定文献。
学术研究的文献是按需阅读的,所以,必须在研读前锁定必要的文献。在学术训练阶段,我们需要锁定经典文献,尤其是某些学科不可轻易逾越的文献;而在进入某个具体领域之时,则需要锁定那些对于该领域极为重要的、学养深厚的文献。锁定文献的过程,也需要综合考量作者的履历、所发表的期刊、时间、学术反响、社会影响等。
第二,深入文献。
研读文献必须深入文献的研究机理和表述逻辑,所以,务必弄清文献的来龙去脉,感受文献的“腔调”:语调、文风、感觉、价值观、想法、用词、话语等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一般需要至少100分钟来精读文献,具体可以这样分配:100分钟=10分钟略读+50分钟细读+40分钟做笔记。
第三,拆解文献。
在深入阅读文献之后,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拆解,看看它到底包括那些基本要件,穷根究底、探赜索隐。可以尝试这样复述文献:(1)它的题目是什么?(2)它的摘要是什么?(3)它的引言如何写的?(4)它的文献综述是如何做的?(5)它的理论核心是什么?(6)它的论证过程是怎么样的?(7)它的研究结论是什么?(8)它讨论的是什么?
第四,提炼精华。
在研读文献的过程中,一定会发掘出那些表面上不易察觉的内核与细节,甚至也会萌生一些学术灵感,所以,要尝试将这篇文章的精华提取出来,并且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整理下来,具体来说,可以有五种形式:摘抄、概述、反馈、对比和评价。在此过程中,可以尽量使用自己的话,对这些文献精华进行结构化重述。
第五,输出素材。
研读文献的最后,必须确保具有学术素材的输出,以便服务于后续的研究与写作。与上文相应地,至少可以输出五类素材:复述、评价、对话、摘抄、感受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输出的素材最好是格式完整的,便于后续直接使用。最好,你能够根据研读结果,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献索引系统,甚至个人文献地图,将来,你便可以在学术写作时如数家珍、娓娓道来。